原文2018年12月30日於換日線網站發佈,可見: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1171
韓流的普及吸引許多外國人蜂湧來韓,除了旅遊觀光,更不乏赴韓交換、打工度假,甚至索性定居工作的年輕人。在 Google 或 Youtube 一搜,用文字或影片紀錄、分享自己韓國生活心得經驗的人數之不盡。
哪怕你自問熟悉南韓文化,甚至在韓國已經生活好一陣子,如果突然遇到人問:「大田是個怎樣的地方啊?」恐怕甚少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因為大田就是一個如此深藏若虛的城市。
百無聊賴的大田生活
向台灣或香港的朋友提起我在大田生活,大部份人的即時反應不外乎兩種:第一類分不清楚大田與大邱,亦不知道其具體位置;第二類則追問大田有何名勝景點。這時候,我總會如實相告:「大田在中部,生活就是百無聊賴。」畢竟大田不像首爾是政經重心、觀光購物的天堂,沒有京畿道、江原道或是濟州的風光如畫,也沒有慶州、釜山、光州的歷史蘊涵。
誰要是說想來大田一日遊,大概受了南韓綜藝節目《Running Man》或《神話放送》的影響,想到榮登米其林指南的麵包店聖心堂,或是 EXPO 科學公園去朝聖。姑勿論國外觀光客,就連韓國人也沒幾個人會想到大田遊玩。在南韓網絡社群便流傳一張題為〈友人要來大田遊玩怎麼辦?!〉的有趣圖表,正正體現了大田生活的枯燥。
在藝術雙年展重新認識大田
中秋連假時閒著無事,我心血來潮跑到大田市立美術館,恰巧遇上大田藝術雙年展 2018。正正因為毫無預備,才更加驚喜。生活平凡乏味的大田,竟然藏著如此寶藏?觀展以後急不及待和讀藝術的韓國朋友討論,他卻說:「真的嗎?我連想都沒想過要去。」原來南韓向來規模最大、水準最好的藝術雙年展辦於光州,而大田藝術雙年展過去的策展都非常保守,朋友好幾年沒去了,沒想到今年不乏作風大膽的藝術品。
這次雙年展適逢大田市立美術館 20 週年館慶,大膽以"BIO"作為雙年展主題。為什麼說是「大膽」?BIO,意指生命、生物或生命科學。從近來賀建奎嬰兒基因編輯實驗所掀起的軒然大波便可見,生物科技雖然前景可期,所涉及倫理上的激烈爭議卻總是讓研究者和企業小心翼翼、三思而行。而這次雙年展的作品,開宗明義探討這個主題,藝術家融合生物科技與藝術,反思生物信息學潛在的機會與風險。
展覽劃分成四個副題:〈生命媒介〉(Bio Media)、〈數位生物學〉(Digital Biology)、〈不老長生之夢〉(Desire for Athanasia)與〈人類世的人們〉(Humans in Anthropocene)。
〈生命媒介〉下的作品以生物技術作為創作媒介,例如美國藝術家 Heather Dewey-Hagborg 的作品〈陌生人的視線〉(Stranger Visions)花費兩年收集掉落紐約街頭的髮絲、口香糖和煙蒂,抽取並分析基因以後借助 3D 印刷再現出主人可能的面孔。
一排詭異的人頭並列掛在牆上,這群陌生人不帶感情的視線逼著觀眾直視那些走進公共場域、滲入日常生活的生物辨識技術,例如指紋、虹膜、人臉解鎖等,逐漸構成生物監控的充要條件。
〈數位生物學〉下的作品則再現了人造物結構與大自然有機結構的相似。例如由加拿大建築學教授兼藝術家 Philip Beesley 領軍的"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便創作了題為〈發光的泥土〉(Radiant Soil)的作品。
這件懸掛在半空的作品外形非常華麗,既似一盞大型水晶吊燈,又似一個茂盛的植物群。當觀賞者走近作品,藏在裝置各處的傳感器會感應並紀錄觀賞者的移動軌跡,燈光效果、裝置形態亦會因應觀賞者的動作而變化。團隊運用玻璃、金屬及聚合物等材料,模擬出一個巨大的生物有機體。
〈不老長生之夢〉的作品則從生物學角度挑戰「人類」的定義。澳洲藝術家 Stelarc 一系列作品反覆思考人類與身體的關係。傳播學大師麥克魯漢最著名的理論之一,描述了任何科技都是人體延伸,而 Sterlarc 的作品可謂徹底體現了這個概念。
他表演作品〈延伸臂〉(Extended Arm)和作品〈推進〉(Propel)的時候,將自己身體連接上機械手臂,接受機械的控制;表演〈重新接駁/混合〉(Rewired/Remixed)的時候除了機械手臂,更進一步帶上虛擬實境眼鏡和耳機,邊觀看來自倫敦的影像,邊聆聽來自紐約的聲音;在題為〈火柴人〉(Stickman)的作品裡,他更把全身的控制交予機械。
另一個讓人渾身直起雞皮疙瘩的作品,則是英國藝術家 Agi Haines 的〈變形〉(Transfigurations),她在展覽廳中央安置一排嬰兒模型,詮釋那些可以基因改造、編輯解決的遺傳缺陷。
最後的副題是〈人類世的人們〉(Humans in Anthropocene)。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學家 Paul Crutzen 於 2000 年提出「人類世」的概念,形容地球已經進入人類活動對氣候、環境、生態造成決定性影響的地質年代。
某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會侵入浮游塑膠垃圾的新形細菌,美國藝術家 Pinar Yoldas 受此啟發,創作出作品〈一個消耗過度的生態系統〉(An Ecosystem of Excess)。她把塑膠造成昆蟲、海洋爬蟲、魚、鳥等形態,作品思考的正正是,當塑膠垃圾充斥海洋,生態系統裡會演化出何種新的生物體。
藝術家組合"Art Orienté objet"由法國藝術家 Marion Laval-Jeantet 和 Benoît Mangin 組成,二人的行為藝術作品〈人馬共存的可能〉(May the Horse Live in me)尤其使人一驚。二人抽取馬的血液樣本,移除當中可能引發免疫反應的紅血球和白血球以後,每隔幾個月就將馬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到自己體內,並逐步增加劑量。過程中又在身上接上假馬蹄,牽著馬一起步行,不斷交流。通過親身實驗人馬共存的可能,思考人類與動物的關係。
走過一件件作品,才後知後覺到相較於生物科研的日新月異,人們卻是如此遲鈍,被動地接受這些科技帶來的影響。雙年展展出的作品固然有意思,但最讓人感到津津有味的是大田如何藉由雙年展理解、表現自身的主體性。
十步之澤,必有香草
大田有「亞洲矽谷」、「第四次產業革命領頭羊」等稱號,它的枯燥無聊,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是源自這裡埋首於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人。根據南韓統計廳 2017 年的數據[註一]顯示,儘管大田人口不過約 150 萬,不到首爾的五分之一,卻獨佔了 28.9% 由政府主導的研究、開發事業,單年投資總金額高達 5.6 萬億韓圜(約 1,500 萬億新台幣),投資額是第二位首爾的 1.5 倍。
位於大田的大德特區亦是南韓五個研究開發特區的中心,雲集近三萬擁有碩、博士學位的專門研究人員。直至 2016 年底,在大德特區進行的研究累積獲批超過八萬個國內、外專利[註二]。無心地漫步在風吹草低的儒城區甲川河畔,擦肩而過的卻隨時是數理尖子、科學天才、尖端技術的開發者,甚或是在國際頗負盛名的學者。
生物科學和工程是大田科學家們每日如火如荼挖掘的主題之一,這亦正是為什麼這一年的大田藝術雙年展顯得特別有意思。透過雙年展的平台,從事相關研究的科學家主動讓權,不再主導對相關技術應用的想像,而是與藝術家和觀眾共同探討這些最富潛力亦最具爭議的技術,並把這些聽來遙遠的議題帶到觀者的生活之中,鼓勵他們一同思考人類的未來。
身為一個異鄉人,我們也突然意識到,這個百無聊賴的小城市,或許藏著更多值得我們探究的風景。
註一:數據參考自南韓統計廳的國家研究開發事業執行現況(按地域)統計及人口統計。
註二:南韓五個研究開發特區包括大德、光州、大邱、釜山和全北特區,其中大德特區所指的是多家學術及科研機關所在的大田儒城區及大德區。相關數據出處見南韓研究開發特區振興財團官方網站。
執行、核稿編輯:趙安平